郵 箱:00000000
手 機:00000000
地 址:杭州市萬達廣場
ICP備123456號 XML地圖
Copyright ? 2023 杭州市及時雨私家偵探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正所謂“天下大勢,分久必合合久必分”,其實結婚離婚也是如此,感情至深者,攜手走進婚姻殿堂,感情至淺者,難免簽訂一張離婚協(xié)議。離婚簡單,可婚姻期間夫妻共同財產(chǎn)的分配,以及子女撫養(yǎng)權的歸屬卻是一個大問題。
如果在離婚時,夫妻雙方婚內(nèi)有兩個孩子,法院應該怎樣判決撫養(yǎng)權的歸屬?想弄清楚這個問題,不妨從下面的這個案例來分析。
案例分析
1998年,江蘇揚州的陳先生和妻子沈女士結婚,婚后兩人生下了一男一女??呻S著兒子慢慢長大,陳先生卻發(fā)現(xiàn)兒子和自己長得一點都不像,從外貌到性格都不同,但卻意外地和姐夫麻某一模一樣。這讓陳先生不由產(chǎn)生了懷疑,難道妻子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。
陳先生之所以這樣想,并不是空穴來風。原來在兩人結婚后不久,姐夫麻某就讓陳先生去浙江幫他看管生意。麻某是一個木材商,生意做得很大也很有錢。陳某在麻某的公司上班,也算是一個高管。
因此姐夫既然發(fā)話了,陳先生當然不能拒絕,雖然才剛和妻子結婚不久,但陳先生依舊前往了浙江照顧生意,并且一年到頭幾乎很少有時間回家。而在陳先生離家的這段時間,姐夫麻某卻三天兩頭上門,名義上是照顧弟媳,但實際上他是對沈女士圖謀不軌。
巧就巧在沈女士也不是省油的燈,眼看丈夫在外工作,寂寞難耐的她便和姐夫麻某走到了一起。兩人趁陳先生不在家的機會,偷偷越過了倫理道德的底線,直到過年過節(jié)陳先生回家后,才會收斂一些。
但即便如此,陳先生也聽到了一些風聲,說自己的妻子和姐夫麻某走得很近。一開始陳先生并不相信妻子會背叛自己,可直到兒子出生并且慢慢長大后,他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和兒子一點都不像,不僅如此,兒子還和姐夫長得一模一樣。
于是陳先生質問妻子,是不是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。妻子沈女士卻矢口否認,還說陳先生不相信她,還她清白。但這件事一直都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陳先生的心理,他怎么想都不是滋味。
終于在2013年,陳先生偷偷帶著兒子去做了親子鑒定。鑒定的結果讓他崩潰,兒子果然不是自己親生的。擔心之余,陳先生又帶著女兒去做了親子鑒定,好在女兒是他的親生骨肉。至此陳先生可以斷定,妻子一定是和姐夫麻某出軌,兒子必然是麻某的血脈。
于是陳先生拿著親子鑒定結果找到妻子,向她提出了離婚,并且向法院要求自己撫養(yǎng)女兒,兒子歸屬妻子撫養(yǎng)。法院同意了陳先生要求,且因為沈女士婚內(nèi)出軌,屬于過錯行為,因此沈女士還被判凈身出戶。
就這樣,沈女士一個人帶著兒子生活,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還得打工賺錢養(yǎng)家。而陳先生雖然離婚,但卻有女兒陪在身邊,吃喝不愁,不用為生活問題而煩神,兩個人因為自己的選擇,走上了不同的道路。
普法時間
案例中的沈女士最后的結果可謂是自作自受,不值得同情。從這起案例中可以看到,法院在判決子女撫養(yǎng)權的歸屬時,遵循了陳先生的要求。不僅僅是因為,兒子和陳先生沒有血緣關系,還因為陳先生是無過錯方,他有主動選擇撫養(yǎng)子女的權利。
那么如果是和平分手,夫妻雙方都沒有過錯,法院又該如何判決子女的撫養(yǎng)權呢?
根據(jù)《民法典》第1084條規(guī)定:離婚后,不滿兩周歲的子女,以由母親直接撫養(yǎng)為原則。已滿兩周歲的子女,父母雙方對撫養(yǎng)問題協(xié)議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據(jù)雙方的具體情況,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。如果子女已滿8歲,則由其自己選擇是跟隨父親生活還是跟隨母親生活。
由此可見,區(qū)分子女跟隨父母生活的重要標準是年齡,2周歲以下的孩子,法院一般判處歸母親撫養(yǎng)。這是因為考慮到2周歲以下的孩子需要母親的照料,甚至需要母乳喂養(yǎng)。但也并不是沒有例外,以下的幾種情況就可以判處父親撫養(yǎng)。
如:女方放棄撫養(yǎng)權,男方愿意撫養(yǎng)子女;女方身體條件不能或者無力撫養(yǎng)子女,那這種情況下,男方就可以爭取小孩的撫養(yǎng)權;女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,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;或因其他原因,子女卻不宜隨母親生活。
在2周歲到8周歲之間,父母可以公平競爭,法院則會從父母雙方的照顧時間,工資收入、住房條件、絕育情況等方面考慮最佳監(jiān)護人。當然最直觀的標準就是工資水平,收入高的一方顯然更適合撫養(yǎng)孩子。
8周歲以上的孩子已經(jīng)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,不再是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”,因此法院也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,讓孩子自己來決定到底想要跟隨父親還是母親生活。
當然在孩子的撫養(yǎng)權確定后,并不意味著沒有爭取到撫養(yǎng)權的一方就和孩子沒有關系了。畢竟從法律上來看,夫妻雙方都和孩子有父子或母子關系,根據(jù)《民法典》規(guī)定,父母對子女有撫養(yǎng)權。
因此如果沒有爭取到孩子的撫養(yǎng)權,就意味著每個月都要支付一筆撫養(yǎng)金,一直到孩子滿18歲為止。